完全領會這些觀念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能量如何在生態系統中流動和賦與生態系統特徵。它也可以幫助學生更能體會其周遭仰賴能量持續供給的世界—包括人類社會。
13. 生態系統利用能量維持介於生物系統和無生物系統間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例如沉積型、氣體型和水循環。
14. 生態系統具有下列特點:
- 可得能源之種類與量,例如儲存在植物中的化學能量。
- 能量流的種類和特徵,例如食物網。
- 能量收支是生態系統中可得能量和使用量之間的差距。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收支決定其承載能力。
- 使用能量維持一平衡或是平穩狀態之能力。
15. 台灣有八種主要生物群落:
a)高山寒原群系:海拔三千五百公尺以上。
b)亞高山針葉森林群系:海拔三千至三千五百公尺。
c)冷溫帶山地針葉林群系:海拔二千五百至三千公尺。
d)暖溫帶山地針葉林群系:海拔一千四百至二千五百公尺。
e)暖帶山地雨林群系:在台灣北部分佈於七百至一千八百公尺,南部則介於九百至二千一百公尺之間。
f)熱帶雨林群系:北部分佈於海拔七百公尺以下地區,南部則在九百公尺以下地區,西部海岸平原除外。本區域內的原始林幾乎已完全破壞殆盡。
g)熱帶疏林群系:北部在西部平原沿海新生地上。
此外台灣沿岸地區的生物群落散佈在兩種地域:
(i)在小溪及安靜海灣的河口地區,紅樹林生長在潮汐帶上。
(ii)在砂礫海岸地區,海岸林則往外延伸到高潮線。但海岸林的分佈面積很小,無法獨自供應哺乳動物或鳥類生存所需。
16. 人類社會,如自然生態系統,需要能量以進行組織及維護。人類對能量的使用遵循主導所有系統中之能量流的自然定律。
17. 人類社會從狩獵到工業都有,可依照能源的使用量及消耗速度加以分類。
- 狩獵社會適應其所處之自然環境。他們所仰賴的能源和物資直接取自自然所有,而其消耗能源和物資的速率則通常和自然維持平衡關係。
- 非工業化之農業社會依照他們所引進之食物來源修正其所處之自然環境。他們仰賴適度的技術來提供所需的能源和物資。
- 工業社會企圖重塑及控制他們的自然環境。他們的能源消耗率很高,仰賴高度發展的技術,也需要大量的能源補給以提供居住、商業、工業、農業和運輸活動所需
18. 一般而言,台灣已屬於高度開發、具有先進科技以及高度利用能源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