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在報紙和雜誌中看到它們,在收音機中聽到它們、在電視中看到它們,到了資訊時代,也可以在網路上點選這些圖像。不論大眾媒體以何種方式呈現,廣告可能會產生的效果是:吸引閱聽對象的注意,或只是又一頁被跳過的廣告。每一個廣告都有其目的,說服我們去買產品、作個決定、投票給某位候選人,或支持每項說法。因為我們所買的每樣產品都會和能源的消耗與發展有關,所以對於廣告會影響我們的購買模式、行為和最終能源發展與使用,應該是沒有什麼好意外的。
廣告,不論是否和能源有關,都有其目的。而這些目的可能是以下其中任何一項:
•增加對於某項產品或其優點的認識。
•增加對某項產品各個面向的瞭解。
•提升消費者對購買產品的慾望。
•確保消費者產生購買或使用這些產品的行動。
提到能源,也可是某種類型的產品或服務,例如汽油、瓦斯、電池、太陽能板或安裝天然瓦斯的管線等,也可是某種需要使用能源的設施,如暖爐、汽車和瓦斯爐等。所有這些產品都會和能源的消耗與發展有關,因此能源廣告提升了能源資源的消耗和發展,因為廣告的目標都是為了賣出能源相關的產品。
和能源相關的廣告通常可分為三類:第一種是能源資源類,目的在說服人們某種能源比另一種好,例如廣告宣導使用天然瓦斯,而非電力;或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第二種類型,也是最常見的,就是消費產品的廣告,例如石油公司說服消費者買他們自家公司品牌的汽油,或是某家電池聲稱他們的電池比別家更持久。
最後一種則是公共關係的廣告,公共關係的廣告強調增加對產品的意識與廣泛瞭解。能源公司經常運用公共關係廣告強調他們對於人類以及社會發展的貢獻。有時他們僅僅傳遞出公司的「好形象」,不會特別凸顯哪項產品或服務,這些廣告有助於公司扭轉原本在某些事件中不利的形象。
這種類型的廣告可能會描述公司在環境保護上的努力,或是支持一些文化、教育和社區的活動,或是促進技術的發展也使消費者受益。這些廣告也可能用在對一些爭議性的議題作辯護,像是核能發電;或是對於公司牽連的某些事件做出回應,像停電、原油外洩或歧視的指控等。
在這三類的廣告中,都使用了不同的廣告策略。很少有廣告會開門見山說「請買這牌子的汽油」、「安裝這些省電燈泡」或是「開這種車」。相反地,多數廣告都採用很巧妙的手法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廣告創意工作者使用不同的策略,像是創意插圖、意象和圖形來引人注意。(詳見下表「廣告策略」)插圖的視覺效果就和聽覺效果一樣重要(例如電視廣告和廣播節目中的配樂。)廣告創意工作者運用各種策略和創意設計,因為他們知道所有的閱聽群眾都不一樣,有人喜歡幽默風,就會有另一群人偏好溫馨路線。
民眾對於能源效率這項議題,變得越來越有興趣。興趣主要來自於當節省能源就表示可以省下更多的錢。因此許多能源公司及其服務都將「節約能源」當作是廣告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例如電力公司會以差別費率來調整消費者尖離峰時的用電量,又如LED燈泡廠商就向消費大眾宣傳他們的燈泡比白熾燈泡更有效率、更耐久。
另一方面,許多廣告中的能源耗用都被低估,甚至是被忽略。汽車廣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廣告中通常會強調汽車的樣式、特色、速度和它所帶給車主的自由感,而甚少提到車子的能源效率(除了在能源危機的時候,可能會以省油為廣告主軸)。諷刺的是,廣告本身即需要耗用許多能源,但甚少提及此點。例如強調房子隔熱性的廣告或是搭乘飛機、火車的能源耗用廣告。
訴諸情感的廣告可能不會提供太多有關產品或服務的資訊。這也可能模糊了重要議題,像是能源枯竭、環境效應、社會正義和長期的經濟安全,可能都和產品和服務有關。當有些廣告致力於這些議題時,有些廣告卻是以忽略或是故意誤導閱聽大眾。公民,包括學生,當接受這些宣傳產品或服務的廣告時,需要有批判意識。
學生可以因此學習廣告如何影響人們的渴望和情緒,和從客觀的來源獲取有關產品與服務的其他訊息,進而培養出批判意識。採取這樣的作法,將有助於公民在作決定時,不只有利於他們本身,更有助於所處的社區和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