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中的能量流動
  來自食物的能量
  能量柯南-探索能量的跡象
  熱能探一探
  太陽和它的分身-風力/水力
  溫度測量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運用
  食物鏈遊戲
  勢能與動能
  能源形態變變變
  家電使用大搜查
  社區能源的使用
  消失的能量
  功率比一比
  食物熱量知多少?
  能源故事
  能源之煋
  煤礦 挖!挖!挖!
  導電猜謎遊戲
  燃燒出光與熱!
  風水輪流轉
  能量來源對對碰
  線路馬戲團
  電力哥倆好--電動馬達與發電機
  能源分一分
  燃料運輸網
  加油去
  核能想一想
  太陽能鍋DIY
  能源辯論
  能源之煋
  行銷能源
  能源成本算一算
  核廢料的處理
  空氣污染黑名單
  能源使用的前世今生
  帳單讀一讀
  讀表高手
  聰明開車
  能源價格與供需法則
  能源觀點
  綜合主題活動—能源大調查
  能源之煋
  能源,別說再見
  再生能源?用或不用?
  能源工作跟屁蟲
  能源的未來
  綜合主題活動-能源行動計畫
  能源之煋
   
摘要:
學生使用研究技巧調查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各種觀點。
 
年級程度: 
九年級∼十二年級
 
領域: 
語言人文、科學(環境)、社會研究
 
場地: 
教室
 
時間: 
準備時間:1.5小時
活動時間:約一星期
 
關鍵字彙: 
全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溫室效應
 
主要概念領域: 
•環境品質
•生活品質
準備事項:
學校圖書館也許可提供很大的幫助。
 
 
 
對於溫室效應的誤解
「臭氧層的破洞讓更多陽光穿透大氣層而加熱空氣」,這是對於溫室效應及全球暖化的眾多誤解之一,這句話會讓許多學生以為地球溫度逐漸升高是因為過多的陽光加熱所致。另外一個最大的誤導大概是溫室效應的名字,「溫室」一詞,在學生腦海中可能容易被想像成一層溫室氣體將太陽光熱捕捉起來。既然這個名字不太可能改變,科學及環境教育者就必需花點心力,確保學生能夠分辨和大氣層相關的溫室效應和設計讓植物快速成長的溫室有何不同。在教授溫室效應、全球暖化或臭氧層之前,評估學生目前對這些名詞的概念是很重要的,經過事前的評估,老師可以幫助學生瞭解溫室氣體只是地球大氣層中的一部份,而非天空中另外形成的溫室氣體層。最後需要讓學生瞭解且珍惜的是,唯有當我們讓含有適量溫室氣體的大氣層包圍時,捕捉的太陽光熱才能溫暖地球並維持生命的生存。
 
學習目標
學生能夠:
•提出全球氣候變遷的理論概略;
•提出至少兩項關於全球氣候變遷的不同觀點;
•蒐集全球氣候變遷相關人士的不同觀點,寫一份立場中立的報告。

基本原理:
進行能源相關問題的調查,幫助學生檢視能源使用現況,並評估其對生活品質的影響程度。 許多人對一個環境問題有不同的意見,就讓這個問題成為一項議題。和全球氣候變遷相關的議題經常在新聞上出現,鼓勵學生調查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各個面向(或其他和能源使用有關的其他議題),可以幫助他們做出客觀而審慎的決定。
 
準備教材
學生手冊裡的下列影本
-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基本知識(選用)
- 全球氣候變遷觀點表
 
背景說明
「現在看來,人類已經達成了一項重大卻令人無法接受的成就—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地球的氣候。」
—T. R. Karl,美國海洋大氣總署氣候資料中心
「如果將整個人類歷史放在地球歷史的規模上,我的推測是,全球暖化可能只是另一個短暫的變化而已。」
—Julian L. Simon,經濟學家,馬里蘭大學
「全球氣候變遷將對全人類以及我們所知的所有生命造成關鍵且廣泛的環境威脅。」
—Kofi Annan,英國秘書長
「這些爭辯中失去了一個焦點:如果全球暖化真的發生,或許其實是對美國人有利的。即使悲觀的人士對的,全球暖化確實會傷害美國人,溫室氣體的逸散會更加嚴重,氣候變遷是無可避免的等等,暖一點還是比較好,有錢一點就會健康一點。」
—Thomas Gale Moore,胡佛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以上只是關於全球暖化的一些不同觀點,你會發現,一個議題會有許多不同的觀點,能源使用的影響也是。因為對資源管理有不同的價值判斷與面向考量,每個人或團體因而觀點互異。

為了更瞭解如全球暖化之類的環境議題,分析針對該議題的種種觀點是有幫助的。調查分析不同觀點需要研究、觀察、以及批判思考等技巧。

全球暖化的爭議已佔據新聞版面許多年了,有一直都是國際研討會中的焦點。剛開始的時候,爭議聚焦在逐漸惡化的溫室效應(大氣中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快速增加)所導致的結果,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於全球氣溫會因此異常上升,但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只會有小小的影響。今天,溫室氣體會影響全球氣候的概念已被廣泛接受,然而何時發生以及影響多大的爭辯卻仍舊持續中,並引發是否要改變能源使用方式來減少溫室氣體,或者仍需要更多研究的討論(見延伸活動中的「碳減量」,有一些個人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產生的討論)。

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基本知識是美國威斯康新能源局所研擬出來的概要說明,可作為研討全球氣候變遷各類觀點的基本資料參考。
 
教學流程

註:本單元的活動主要聚焦在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議題,不過其他環境議題的探討亦適用。

引起動機:
將「全球暖化」四個大字寫在黑板上,詢問學生是否聽過或知道這項議題,將他們的反映記錄下來,並將和能源使用相關的標示出來。 請學生確認他們的意見,並詢問他們覺得全球暖化的存在、原因、和影響在社會上是否有共識。協助學生瞭解針對這項議題仍有許多歧見,接下來他們將學習各種不同的觀點。

提供學生關於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基本資料(見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基本知識,可說明其中幾個重點,或要求學生自行閱讀),確定學生瞭解溫室效應本身有有保持地球恆溫才得以維持生命的生存(見對溫室效應的誤解)。將焦點放在大氣中碳的增加導致溫室效應加劇,請學生列出他們會將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的行為與活動(見背景說明以及延伸活動中的「碳減量」)。

告訴學生,已有科學研究指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越來越多人都接受這將會影響到地球的氣候。然而,究竟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目前還沒有共識。許多科學家喜歡使用「全球氣候變遷」一詞,就是因為這個詞可以涵蓋許多的影響,包括大氣中增加的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暖化。即使對於會產生什麼樣的氣候影響已有共識,影響的層面有多大、以及減緩影響的益處是否足以涵蓋成本。


進行步驟:
1.告訴學生,他們將要去探討關於如何因應溫室效應的各種觀點,因應方式可能從「溫室效應沒什麼」、「什麼也不做」,到「規範全國城市汽機車使用」皆有。

2.討論學生可以從哪些地方找到更多全球氣候變遷的相關資料,學生應該會提到網路、雜誌、新聞,還有書。邀請圖書館人員到課堂上來討論如何搜尋資料。

3.讓學生以兩或三人成一組去調查關於全球暖化的不同觀點。每個組員都有各自的責任,舉例來說,一個學生負責找網路及報紙上的資料,其他學生研究雜誌及書本上的資料。他們可以採用不同的策略去探討不同的觀點,下例是其中一種:
.每一組至少要找到六個關於氣候變遷(或全球暖化)的資料,讓學生至少有一個星期的時間研究這些資料,也許需要指定一些課堂以外的功課。
.要求學生選擇其中兩個資料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這個時候學生應該和你分享他們的選擇,你才能確保學生各自研究了不同的資料。
.請學生使用全球氣候變遷觀點表摘要整理他們的發現。先告訴全班如何使用這個表格,「觀點」部分只要用一句話簡潔地摘出作者的想法,「補充資料」則解釋這個觀點背後的原因與背景,理想上,學生也應該標明資料中所提到科學資訊的出處。「出處」需要寫出資料來源,讓讀者也能夠找到原始資料,也應該指出這份資料背後支持或贊助單位(標明作者是某特定團體的一員或接受某個單位的贊助,能夠釐清這個觀點背後的呈現動機與所受的影響。)
.每一組的成員都必需閱讀過他們收集的所有資料,不過每個組員可以分工完成每一份資料的全球氣候變遷觀點表,每組應該舉辦組員會議分享各自的工作心得、編輯或修正彼此負責的觀點表。

4.在學生調查完至少兩個關於全球氣候變遷的不同觀點之後,請每一組在課堂上報告他們的發現。

5.學生結束報告後,請他們將各自的全球氣候變遷觀點表張貼在牆上,要求學生去分析這些觀點的相似或相關性。學生可以製作一個如下的相關圖,「全球氣候變遷」幾個大字置於中央,而不同的觀點歸納在周圍。

 
結語:
請同學報告一下最後做出的觀點圖中的所有觀點,並詢問他們是否在作這個研究之前就意識到這些不同觀點的存在?以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同的觀點?

請學生針對這個議題表達他們自己的觀點(與調查到的觀點作比較),他們自己的觀點是否和其中一個或許多觀點相符合?請學生列出形成觀點前,他們想要詢問的關於溫室效應的所有問題。其他更進一步的觀點研究可參考「延伸活動」裡的建議。

請學生檢視自身使用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碳減量」),參考「延伸活動」進一步探討這個議題。
 
評量
形成性:
•學生是否以有效的研究策略探討關於全球氣候變遷的不同觀點??
•閱讀學生的全球氣候變遷觀點表時,是否可以清楚地瞭解各種觀點以及這些觀點的來源與背景。
•學生是否能夠整理相似的觀點

總結性:
請學生撰寫一篇關於全球氣候變遷各種觀點的文章,引導學生客觀不偏頗地研究,並討論維持中立的困難。學生可以將這篇文章投稿到校內或當地的刊物。
 
延伸活動
學生可使用在這堂課中歸納出的觀點表進行延伸活動,例如:
.賦予每個觀點它的價值,請參考學生手冊中的價值描述
.研究支持這些觀點背後的作者或團體,聯絡該團體索取他們的成立宗旨、目標宣示以及執行計畫等等。該團體的思考哲學和價值觀如何影響他們的觀點?
.分析這些觀點是否公正或偏頗,作者是否代表特定團體?他們的背景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是否偏袒特定的政治或經濟立場?作者提供了哪些數據支持他的觀點?他們是自己蒐集這些數據或另有出處?這些出處是政府組織、私人團體或研究單位?這些數據是否真的支持作者的觀點?還是另有其他解讀?
過去的氣候變遷
下面全球氣溫和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長期變化圖是從南極一份直徑10公分,長2083公尺的冰柱中解讀出來的。
詢問學生從下圖是否看到任何二氧化碳濃度和氣溫變化間的關係?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360ppm(和冰柱中西元200年的275ppm比較而得),對於目前的濃度較1700年前增加許多,學生有什麼想法?對於這些表圖學生還有什麼問題?
觀察到的實際全球平均氣溫變化
年份 全球平均氣溫變化(℃)
1890 0.00
1900 0.18
1910 0.20
1920 0.22
1930 0.43
1940 0.54
1950 0.48
1960 0.43
1970 0.40
1980 0.55
1990 0.56

氣溫與二氧化碳
探討全球氣溫變化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否有何關連,將上表中的全球平均溫度標示到二氧化碳變化圖中,要求學生仔細檢視這些數據,這些數據是否支持增加的二氧化碳導致過去110年氣溫上升的說法?還有哪些原因(自然或人為)可能造成氣溫上升的結果?如果要回答這些問題,學生們認為還需要哪些資料?
邁向碳減量
溫室氣體的增加和能源使用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我們經常談論到氣候變遷,但是卻很少提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減緩氣候變遷。如果我們的電力是來自燃煤發電廠,就需要瞭解使用越多電器就會製造越多溫室氣體(一度電約製造0.6公斤的二氧化碳)。協助學生在「能源成本算一算」的活動中計算,並以「排放多少碳」取代「花費多少錢」來解釋結果。如果學生要抵銷自己碳排放,他們願意或不願意減少哪些的能源使用來達成?